置 顶
置 顶
视频: 主线教学研讨课《奇妙的国际互联网》(主线教学提出者郑春) 3225 VIEW 2014-07-18
2019
08-17
08-17
特级教师李吉林:美是情境教育的最高境界(五) 23 VIEW
我读了艾青的诗《太阳的话》,也因其充满哲理选为补充教材。诗句的美和丰富的内涵,让我禁不住又为它谱了曲,让童声咏唱大诗人的太阳的歌。所以我早在第二轮实验时,通过教材内容结构的优化,集合美文,低年级采取“三线同时起步”,中高年级按主题,实行“四结合”主题性大单元教学,极大丰富儿童的阅读视野和积淀。即使到现在,我仍然会为读到美文而激动。前不久,我偶尔从报纸上读到哲学家周国平先生两篇论教育的美文,反复诵读.... Read More >
2019
08-14
08-14
特级教师李吉林:美是情境教育的最高境界(四) 11 VIEW
当语文教师,我自然还爱美文。对文学的爱是从读师范时培养起来的。当了小学语文老师,更不改初衷,以爱读美文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。当我读到徐刚的散文《多美呀,野花》,那抒发的野花独特的美,便引起我的共鸣。于是我在孩子学了叶圣陶的《荷花》一课后,随即将其作补充教材,且又有周敦颐的《爱莲说》“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……”对莲的赞赏之名段。课后我带着孩子们去郊外观察田野上、小河边层出不穷的野花,让他们写下《我.... Read More >
2019
08-14
08-14
特级教师李吉林:美是情境教育的最高境界(三) 65 VIEW
所以,我总想让小学生从一草一木,一丘一水去认识,去感受家乡的美景。那是可以渗透更深的对家乡爱恋的情感的。不然,苏霍姆林斯基怎么会有“对祖国的热爱是从热爱家乡开始的”这样的名言。因此一年级认识周围世界的第一课,我就是带孩子到学校附近的濠河畔观察,为了让形象与词结合,我特地写了:“弯弯的小河,穿过石桥,绕过田野,哗哗地向远方流去……”的小文让孩子诵读。几个动词,一个象声词,连同表示方位的“远方”,更有.... Read More >
2019
08-10
08-10
特级教师李吉林:美是情境教育的最高境界(二) 35 VIEW
春眠不觉晓。春天的清晨,我躺在床上倾听小鸟的鸣叫,是那样悦耳,充满生机。于是我用儿童的心灵,赠给小鸟一顶桂冠:黎明的歌手;秋天的夜晚,听着蟋蟀的歌唱,它们似乎在对歌,我以为那是别有情趣的秋虫音乐会,引起我许多美妙的遐想,心中无比惬意……
如此等等,我们何必舍近求远,淡忘了身边的美景呢?所以,我几乎没有参加过集体或家人的旅游。傍晚,晚霞映照下,能沿着家乡濠河边走走看看,细细品味,那便是一种最具现实.... Read More >
2019
08-10
08-10
特级教师李吉林:美是情境教育的最高境界(一) 60 VIEW
作为老师,如何用“美”去滋润孩子的心灵,让他们幼小的精神世界得到滋养?一起听听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怎么说?
01
美就在身边何必舍近求远
对于人世间事物的美,我也有偏好,我总是爱看到那些景、物、人、文所蕴含的或展现的纯朴的美,我不大喜欢奢华的美。由于生活环境的局限性,我欣赏的美景不在远方,往往就在我的身边。因为只有身边的美,我们才能最便捷、近距离地享受其间。
作为小学教师的我,深知小学生.... Read More >
2019
08-07
08-07
拜师网络下 悠然品语文——郑春工作室组织学习《爱上语文》系列讲座 102 VIEW
拜师网络下 悠然品语文
——郑春工作室组织学习《爱上语文》系列讲座
郑春工作室 吕华明
欣闻教育部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郑春工作室实践导师、杭州师范大学王崧舟教授,主讲的系列节目《爱上语文》,在央视《百家讲坛》开播后,7月26日至8月6日,郑春工作室利用手机上的工作群平台,组织全体成员进行了相应的网络培训。
系列讲座中,王崧舟教授分别从语文中的文化美、诗歌中的人与情、读诗中的“厚”与“薄”.... Read More >
2019
08-06
08-06
特级教师李竹平:阅读课堂“主问题”的提炼与操作策略(十八) 63 VIEW
这样的主问题是:一步步行走在文本当中,小说的情节、人物、环境描写使你经历怎样的阅读心理历程?请在每一处触动你心灵的文字旁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,并想一想为什么会给你带来这样的感受。借助这一主问题,学习重点明确了,学习方法渗透了,学习的有效性也便有了保障。
实际教学中,主问题的提炼和操作策略并非只限于以上几点。主问题怎么来,如何去,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需要而定,以确保其教学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,使学.... Read More >
2019
08-06
08-06
特级教师李竹平:阅读课堂“主问题”的提炼与操作策略(十七) 33 VIEW
《桥》是一篇小说,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有二,一是从感人的故事中体会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,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,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;二是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。从年段重点学习目标来看,课堂学习的重点应该落实在领悟并习得课文的表达方法上。《桥》作为小说,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是运用简短的句、段来渲染环境气氛,运用富有张力的内在节奏抓住读者的心,从而和作者一同塑造、感悟主要人物的崇高形象。据此.... Read More >
2019
08-02
08-02
特级教师李竹平:阅读课堂“主问题”的提炼与操作策略(十六) 14 VIEW
3用主问题明确学习重点,引领学习方法
主问题当能触及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,能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的重点,能指向并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。同时,主问题的运用作为一种教学策略,当能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指明一条切实有效的路径,引领学生运用适切的学习方法,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。
.... Read More >
2019
08-02
08-02
特级教师李竹平:阅读课堂“主问题”的提炼与操作策略(十五) 71 VIEW
例如,一位教师考虑到《普罗米修斯盗火》一文题目中的“盗”,与课文塑造的勇敢坚强、富有正义感的天神普罗米修斯的形象容易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,藉此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:盗是盗取、偷取之意,是不正义的行为,那么你认为普罗米修斯是在‘偷盗’吗?这一问题自然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,使他们产生了阅读探究的内在需要。在此基础上,教师不断追问,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的字里行间,透过一个个重点词句,透过一个个细节,一步步走.... Read More >